中国社会科学网:“第六届江南儒学研讨会:江南地域社会与新儒学的演进”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4-01-16浏览次数:5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标题:“第六届江南儒学研讨会:江南地域社会与新儒学的演进”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

记者:查建国 陈炼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第六届江南儒学研讨会:江南地域社会与新儒学的演进近日于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本届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办,青浦·复旦江南文化研究院、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协办。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三十余所高校和研究单位的七十余位学者与会讨论。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何俊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江南儒学研讨会数年来的历程,对会议为学者提供的交流平台及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希望。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院长刘林教授在致辞中提到,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二十周年系庆,儒学研究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重要作用,并对与会学者的思想交流表达了期待。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院长樊志辉教授主持。

 

        在本次会议的主旨演讲环节,何俊从陆九渊文本的刊刻历史出发,认为应当注意理解隐藏于文本中的生命存在。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陆敏珍在历史与文化的话语背景中,考察了濂洛相承这一历史叙事的丰富意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高海波以王阳明“万物一体”的仁学观为根据分析“南镇观花”的问题,认为其反映的是心物相互依赖的感应关系。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天杰研究康熙朝众臣对《明史》设立《道学传》的批评,提出在不同主张中暗含着清初朱、王之学的斗争。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宇梳理了“道不可传”论的发展脉络,认为这一对“道统论”的革新摒弃门户之见,推重思想创造的当代意义。

 

        在分会场报告环节,与会学者根据自身研究所涉时代,分为宋元与明清两组,在“江南儒学”论域下围绕着八个主题分享最新的成果。据悉,会议还举行了江南儒学基金会奖学金的颁奖仪式和研讨。与此同时,以“守先待后:宋学研究的再出发”为主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何俊教授的新书《望川集》与《知宋·宋代之儒学》的讨论会也在会期内举行。

 

参加“第六届江南儒学研讨会:江南地域社会与新儒学的演进”嘉宾合影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链接地址:https://www.cssn.cn/zx/zx_rdkx/202401/t20240116_5729169.shtml


热点新闻
最新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