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标题:领会“第二个结合”重要意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楹联类纂》新书发布会暨全国书法名家楹联展在沪举办
记者:朱虹
2024年1月28日,《楹联类纂》林在勇原创骈言1000副新书发布会暨全国书法名家楹联展在上海朵云艺术馆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隆重启幕,百余位书法名家、学者教授、领导嘉宾等各界人士莅临现场,共同见证新书首发,并开启一场佳联妙对、翰墨雅韵的美好旅程。
《楹联类纂》一书为著名文史学者、诗人、编剧、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教授撰著,新近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从岁时、天象、治平、立身、境界、禅意、感怀、诗心、道理、人生、处世、生活、齐家、雅事、爱情、情谊、人物、景致、胜舆、游历、咏物、祝贺等22个主题,创作佳联妙对1000副,凝聚成著。书中对联文辞隽永、意境深阔,情景相生、情理并重,诗人思想之敏锐、情怀之辽阔、涵养之深厚俱可由是领略。为飨读者,于千副佳作中精选出50余副妙对,由海内知名书法家翰墨妙笔呈献。
复旦大学出版社副总经理王联合教授代表主办方介绍新书的出版情况。作为本书编辑出版的筹划者和亲历者,他首先向林在勇新著出版表示祝贺,继而回顾了《楹联类纂》的出版过程。王联合是桐城人,上海师范大学正是桐城派晚期代表人物马茂元先生任教之地,也是林在勇先生担任书记的大学。马先生在唐诗和楚辞方面的研究享誉海内外。作为桐城人,王联合自言这几年在阅读诗词曲赋相关书籍时,常为林在勇先生的作品所吸引。看初稿千副骈言时,更进一步感受到了作者的才情横溢、智慧谐趣和对生活的热爱。书中1000副楹联、入选的40余副书法作品以及本次展出的所有名家作品精妙地传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了“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这种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再创造所带来的欣喜无与伦比:汉语言之美、骈言之美、格律之美、楹联之美、书法之美,美美与共。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卫国表示,林在勇先生是一位才高八斗的学者,在文学创作的领域屡有收获,前些年刚刚出版了创作的诗词,最近又创作了这么多的楹联,而且书名起了《楹联类纂》,刚听了桐城派王联合先生致辞,想到桐城派干过一件很大的事情,就是古文词类纂,林在勇先生取此书名正寓其志向远大之意。
朵云轩是海派艺术的重镇,也是艺术家交流的平台。近年来,在市委宣传部、世纪出版集团的领导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朵云轩集团有限公司已在绘画、书法领域做了许多探索,此次举办的全国书法名家楹联展也是朵云轩继续扩圈的探索。希望有188比分直播的艺术家、作家、学者等在朵云轩的平台上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做得更加生动和出色。
中国书协副主席潘善助表示,林在勇书中的楹联作品有1000多副,今又邀请到全国书法界、宗教界、文学界的人士书写了50余副,林在勇先生以个人之力能够联合到这么多一流的书法作品令人钦佩,由此回想起三年前上海师范大学书法专业面临关停,后在林在勇教授支持下得以保留的往事。上海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是上海市第一个书法本科专业。数年前曾因书法本科专业扩展过大,需要缩减,上海师大书法本科专业面临着停办的困境。潘善助先生向林在勇先生建言保留,作为学校党委书记的林在勇教授作出决定,向教育部申报予以破格保留,所以上海市第一个书法本科专业,能继续保持并勃兴。潘善助强调,林在勇在上海的高等书法教育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力,为高等书法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指出,在书法艺术中不仅需要书写技艺,更需要一定的文化涵养,林在勇的深厚的文化素养令人钦佩,新书《楹联类纂》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书法作品代表、上海警备区原副政委、上海市国防教育协会会长孙进提出,此次首发的新书是林在勇先生的又一部精品力作,在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这部新书的发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把“第二个结合”写进了报告,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
孙进表示,与林在勇先生相识以来,其学识涵养、家国情怀令人印象深刻。在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楹联类纂》一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楹联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楹联类纂》既有深厚的历史根脉同时也有新时代的时代风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本书在楹联的学习和传承上吹响了号角,填补了空白。国防教育的核心是爱国主义,而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尊重和热爱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这部新书应该说是为我们的全民国防教育、全民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一部好读物,一本好教材。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曹辛华认为,此次林在勇先生新书的出版以及全国书法名家楹联的展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当代传承中的一次优质展示,是现当代文化的创造性发展。曹辛华特向活动赠联:“妙联千副主题逾廿二 德艺双馨书法不寻常”,并作《喝火令》以贺:“依黄山谷词原韵 黄浦江声闹,诗书德艺深。妙联千副惬天心。缕缕墨香醉梦,奇趣共研寻。才伴清新气,风扬高大襟。豪华落尽见纯真。写过繁华,写过夜沉沉。写过酸甜辛辣,写过富强音。”
上海楹联学会艺术总监杨先国在致辞中表示,成立于1988年的上海楹联学会在上海传统文化和楹联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上海师范大学向来便是上海楹联学会的一支重要队伍,前图书馆馆长刘民钢先生,现在担任上海楹联学会副会长。杨先国向林在勇表达了继续加强合作的意愿,在对联的创作研究方面,做188比分直播有意义的事,他向作者发出邀约,希望林教授为上海楹联学会的会员上一次课或做一次讲座,传授创作经验。
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楹联艺术与习俗)传承基地主任、华东师大教授田兆元首先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文脉传统,华师大苏渊雷先生是上海楹联协会的首任会长。林在勇先生就学于这样具有浓厚的楹联文化传统的学府,赓续校园文脉传统创作出的《楹联类纂》,以千幅体量之巨,题写宇宙世事、人生壮景,充分拓展了楹联文化的表达意境,为海派楹联书写了灿烂的华章。
作为上海高校的经营管理者,林在勇先生在繁忙的公务之余创作楹联,足见其文化人本色,其中更为突出的意义在于楹联编撰为高校的诗性管理、博雅环境营造作出了可贵的实践。高校管理者以楹联垂范是华东师大传统,大夏大学的创始人、校长王伯群先生也是一代楹联名家。田兆元强调,期待林在勇先生将楹联文化在上海高校发扬光大,也真诚地期待林在勇先生回母校传授楹联创作艺术,回馈推动母校楹联艺术的发展。
《楹联类纂》作序者、复旦大学教授胡中行在致辞中献上一首藏头诗,以表达对林在勇先生此次新书出版的祝贺:“祝祷声中天气清,贺诗一首意分明。楹间妙语随心出,联上真情逐句生。类在艺文为绝唱,纂成册府得嘉名。出言静听珠盘音,版式从容处处精。”
《楹联类纂》作者林在勇热忱表达了对各方嘉宾的感谢,向与会嘉宾、学者、读者分享了新书的创作缘起。林在勇提出,领会“第二个结合”重要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是举办此次新书发布会暨全国书法名家楹联展的初衷所在。“第二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我们白天主要还是干革命工作,但是我们还需要对抗掉一点自己身心的疲劳,所以就用诗词歌赋的方式,这或许不会像孙将军讲的那般高大上,但是确实能够抵抗掉身心的一种疲倦,回头再看,发现所做的一切还是有意义的,这也是我们今天这个展会的主题。”林在勇表示:“我觉得中国文化真是了不起。尽管我们每天纷纷杂杂,看似这个世界纷扰得很,但是永远有一种精神会不绝如缕,会有那样一些人去继承我们这个民族最该继承的文化血脉。或许你我未曾觉察,但我们的子孙会知道,我们的子孙会说,在那样的一个年代,还有人坚持做了一些事情。”
林在勇补充:“感谢嘉宾们赞誉,但真的没有觉得自己有啥了不得。大家可以回头去看书中22个分类(岁时、天象、治平、立身、境界、禅意、感怀、诗心、道理、人生、处世、生活、齐家、雅事、爱情、情谊、人物、景致、胜舆、游历、咏物、祝贺),都不是我发明的,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们今天这点智慧,这点文化,真应当好好地向古人去学习。什么叫境界?什么叫思想?什么叫时代?什么叫个人?那里面有无数的学问、无穷的意蕴,那种风花雪月也没有太大的意思,最重要的是我们和世道人心、和历史与未来、个人和他人还有集体,有一个更好的连接,这才是更为重要的意义”。
中国福利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第十三届副主席李逸平,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电影局局长高韵斐等共同为新书揭幕。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玉佛禅寺方丈觉醒大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张森,张屏山、张洁明、周斌、潘文国、华波、俞伊军等书法家以及各界楹联爱好者、各地慕名而来的读者、观展嘉宾等共100余人出席活动,活动现场气氛活跃,线上线下观众踊跃互动,就书法艺术、楹联之美进行了热烈的交流,首发暨开幕式盛况空前。
本次活动由黄浦区委宣传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主办、朵云艺术馆承办。热忱欢迎广大楹联及书法爱好者前来参观交流,参观时间自即日起至1月31日,每日开闭馆时间为9:30~17:30,地点:朵云艺术馆 (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422号4楼)。
链接地址:https://hs.china.com.cn/m/zixun/12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