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24年5月11日
标题: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第二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学术会议召开
记者:颜惠芳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高等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5月10日,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举办的第二届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学术会议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会议邀请多位专家,围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应对、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大学评价调整、人工智能对教育研究的影响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为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思考。
来自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以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沪上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和学生100余人认真聆听了专家们的真知灼见。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等教育如何应对?
高校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如何有效地加以体现,高等教育又该如何应对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这需要辩证思考,科学施策。
在以“新质生产力与高等教育改革”为题的学术分享中,厦门大学刘振天教授认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方向,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由于新质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都与教育有着直接关联,因此,教育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对于高校而言,一方面,高校在科技创新上具有先天优势,是新质生产力理论研究的高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供应地,能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因此,高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和战略支点;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又是推动高校变革的源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深度融合。
刘教授进一步提出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应对策略。为顺应和支撑新质生产力,高校可以在构筑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科技创新策源高地、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深化教育对外开放等方面加以主动变革、深度创新。
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大学评价如何调整?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教育评价,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当前,大学评价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大学的内涵本质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有了新的变化,功能类型持续多元多样,新型大学样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全球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普及化阶段。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大学评价呢?新时代,大学评价如何做出一系列的调整与改变?
围绕“大学评价的多元视角:国内外的探索和启示”这一主题,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深度解读了教育评价的本质和功能、教育评价在中国、大学评价的现实与挑战、如何看待大学排行榜等问题。
在史教授看来,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可能取得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教育评价既是学术问题、政策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等,具有高专业性、高利害关系、高责任感和协调性等特点。
史静寰进一步介绍,大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球性和必要性。从全球性来看,从评价技术引发出来的大学排行榜成为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一种世界性趋势,从必要性看,大学评价是向消费者展示实力的重要方式,也是一种话语权的表现,甚至成为一种最有效的政策工具。目前,社区参与(社会服务)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正成为大学评价的新关注点。
由此,史教授认为,大学评价的目标、对象及功能定位也要与之作相应的调整与改变,即评价标准要由相对单一的学术维度向综合的促进社会发展维度转换;评价的内容也要从“给定性”转向为“给定性与可选择性相结合”,以更好地刻画大学的发展水平;评价方法要由“注重定量”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转变;评价结果实现从“求同”向“求同与求异相结合”转变,以促进高等教育系统活力的焕发。同时,还要尊重院校差异,加强分类建设和评价。
AI时代,教育如何在变革中寻找新的平衡?
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双重叠加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日益加深,人们对这种影响的观感和体验也在明显增强。近年来,在科技领域一种以人工智能驱动的研究方式日渐成为潮流,AI for Science也常常见诸于报刊和学术文献。那么,这种新的研究范式对教育研究会产生哪些影响?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晔教授从回顾人工智能发展的三个阶段出发认为,AIGC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AI时代。AI时代的到来,人们也面临着“教育三问”,即AIGC的来临是否标志着智能可以合成?如果可以合成,那么,人工智能的“智”与教育领域中广义的“智”有何区别和联系?如果技术可以生成智慧,它将如何推动教育的变革?换言之,AI时代教育变革迫在眉睫、势不可挡,要在“变”与“不变”中寻找新的平衡。
所谓“变”,即教育的内涵从传统的教会学生“已有的知识”到教会学生会自己“生成新的智慧”;教育的环境从师生互动、语言是主要传媒转向场景是媒介的“师—机—生”三维立体互动;教育的手段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多学科交叉目标,根据问题导向推动与现实紧密相连的项目化学习。
所谓“不变”,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始终不变,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想追求不变。变的是形式和过程,不变的是教育的内核和目标。
“教育的变革不是AI简单的赋能,而是在AI时代背景下形成新的范式,既要打破AI变革中的‘吉登斯悖论’,又要穿越AI时代教育变革的‘恐怖谷效应’。李教授表示,教育的新变革也催生了教育研究的新范式,一方面,AI使教育研究成为大学科,比如借助AI,能使“德”变得可测量、“心智”可以计算、“课程”可以创造;另一方面,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研究范式还需要汇聚年轻的专家,获得新颖的思路,打破科技前沿与生活界限,在数据融合一切的背景下实现技术的交叉等。
链接地址:http://m.shedunews.com/msite_1/con/2024-05/11/content_20763.html